11月2日,“AI你到老 陪伴一生”2024智慧居家养老(重庆)创享会(以下简称“创享会”)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举行。来自国内养老产业的顶级专家学者、资本以及优秀企业家、创业者们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智慧居家养老的新模式、新机遇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、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燕珉带来《致那些给老人设计智能产品的年轻人》的主题分享,以下为演讲实录,有删节。
我今天还特别想了解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,也特别愿意跟大家进行一些分享,也希望给我们提出一些意见。做智能化产品的多数是年轻人,但是他们的服务对象、要做的产品是针对老年人的。对于老年人,大多数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回事,或者想当然认为是那么回事儿。

我谈两个方面的内容,第一是智能化产品在适老方面的常见问题;第二是适老智能化的产品可发展方向。
先说常见问题,大家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非常快,现在是3个亿,每年新增老年人是2000万,增速是非常快的。预计到2035年左右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,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%。这里面可能年轻的老年人多一些,这是一个方面,但是那些老老人会很快的增速,时代的轨迹都这么走的,我们也要为这个做好准备。既要管那些住卧床的需要护理的老人,对一些新的老人,也要为他们做好服务。
老年人智能产品重要的用户群体,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体条件,他们其实是重要的用户群体,但现在很多产品并不真正适老,方方面面的小细节上不适老,可能大地方看着创意挺好,也有用的,但是小地方往往难住老人,或者老人不爱使,这些要特别注意。
第一是操作面板过于复杂,老人难以识别。这件事我也能理解,因为你的功能特别多,就得在面板上全部表达出来。多数功能对于老人来说并无必要,首页一般仅需显示主要灯具开关、时间等即可。可能年轻人不知道老年人的眼睛是怎么回事,比如看字重影,我特别不喜欢看立体的,小的本身就没法看,有时候按一个键就得去找眼镜,嫌麻烦。
第二呼叫设备名称越来越多,难以记忆。小米、小度、小爱……令老人有时产生困惑。对于老年人使用的智能产品,我们要综合来考虑,而不是每个人各显其能,到老人那里就特别乱,没法接受。
第三养老院夜晚呼叫设备使用“尴尬”。前两天我刚去的一家老人院,我们住里头,晚上就看夜里他们怎么查房的,后来发现护理台面老是警铃大作,有些老人也不知道你听见没有,就一直按,一直按。护理人员,他就跑回来按这个键,再跑回他的屋去,特别累。也很吵其他人。
我们做设计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到它那个场景环境是什么,还有哪些情况也应该照顾。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在护理台设这个铃,比如说戴在手上,可以及时过去看老人有什么需求。这个是非常高级的老人院,但是这一套解决不好,说明智能化不是太了解老人需要什么。
第四照明、窗帘控制缺乏灵活性。一键开关强行“绑定”窗帘,难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多样性需求。尽量减少“强控制”,让老人能够就近、灵活、单独控制设备。你就叫他开什么灯,就写什么灯的名字,开着也就完了。做这么智能是没有必要的。
第五智能便座过于“智能”。比如感应式冲水,容易误触,浪费水。还有开关过小、过密,且藏在后方侧边,难于查找和操作。特别是有认知障碍的,让老年人去动脑筋找那个东西就很有问题,最好是挂墙上的,常用的键还是颜色突出出来。对于老人来说,还是要有特别的关照,对他的生活的了解才能做对。
我想说一下今后可能会发现的方向。
第一是更加灵活的呼叫与定位感应设备。应该多生产这种东西。现在可能有好多感应床垫,感应的传感器等等,定位手表,可能现在佩戴有一点不好。我觉得那个定位鞋垫倒是挺好的,他出门一定会穿鞋的。这种无感的特别好。
第二是智能化康复设备多方面应用。各种各样的可以开发很多,比如老人在那里游玩,还是锻炼什么等等的,这个训练用着这些是很好的。我们在瑞典看的一个就非常好,老人就在那里玩游戏,让他抬腿,这个才能过关。他就无意识的抬,就把腿训练出来了。这种对今后老人做康复训练很好的发展方向,但这个要求你还是要特别懂老人。
第三是智能机器人走入养老设施与老人家庭。AI发达,护理机器人变成老人的伙伴了,很好。从建筑的角度考虑,机器人到你家里来了,它有插电的地方吗?还有机器人设计我们也很想结合房屋设计,他的动作怎么展开?我们床边就60公分,机器人进来怎么办?机器人也要考虑场景就那么小,你那个东西展不开,不能在这个环境中行走。
减少固定家具,应对未来灵活需求。家里有的时候也这样,把柜子打上,觉得特别整齐,特别干净。需要灵活的家具,可以让机器人转圈,如果全固定了就挪不了了。这也是家居设计跟机器人的关系怎么相互处理好的问题。
智能化产品的适老化设计原则:第一,老人日常生活多样而复杂,特别是To C以后空间需求都非常复杂的。我们一定要特别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,而不是概念性的,老人就是眼睛不好,腿软还不是,是他做哪个动作,到底困难在哪了,要了解得很清楚才能满足,追求实际,避免华而不实。
第二,体察老人的行为动作、身心特点及生活需求,代入老人进行设计及应用。比如不能光在厕所弄成无障碍了,我没有走过去,AI帮助老人从床非常好的走到了厕所,才能使上厕所的扶手。行为的轨迹对老人整体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