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夏季的到来,各类传染病在高温的肆虐下开始危害人们健康,如手足口病、急性细菌性痢疾、霍乱、食物中毒等等又开始在部分地区抬头,侵蚀着人们的肌体。因此,有关专家提醒,夏季气温高、雨水多,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较快,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,市民应加强自身预防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 防范:手足口病
上榜理由:
提起夏季传染病,不能忽视目前正在安徽“肆虐”的手足口病。这个看似常见的疾病如今已使当地上千儿童感染,同时也夺去一些婴幼儿的生命。
发病症状:
多数患儿突然起病,发热通常在38℃左右,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疼等症状。在患儿手、足、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,皮疹通常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;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,患儿往往会流涎、拒食,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,同时体温也会下降。多数预后良好,不留后遗症。
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,如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、弛缓性麻痹、心肌炎等,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,病情发展迅速,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,多在发病后3-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,并可引起死亡。
传播方式:
由于成人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,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,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,尤以小于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。
该病传播方式多样,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。病毒可通过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;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;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,也可经水感染;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。
爱心提醒:
养成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,如饭前便后洗手、勤洗澡等,要饮开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物,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。
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,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、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,还要让孩子休息好,适当晒晒太阳,增强自身的免疫力。
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,家庭成员的衣服、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。家禽、家畜要圈养,避免人、畜混住一处,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、家畜的直接接触。
防范:细菌性痢疾
上榜理由:
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具有明显的季节性,6、7月份是它一年中最为“凶悍”的发病季节。近年来,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,在很多地区居法定传染病1、2位。
发病症状:
普通型的细菌性痢疾起病急,有发热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,粪便中有脓血、黏液,量少,里急后重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,多见于2-7岁儿童,可突然高热,很快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如惊厥、昏睡、昏迷。老年人则可出现中毒性循环衰竭,如四肢厥冷、发绀、脉搏快而弱。可无明显的肠道表现如腹痛腹泻等。中毒型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死原因,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。
传播方式:
主要是粪—口传播。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,通过污染的手,日常生活接触,污染食物或水源,或借苍蝇的传播等方式,经口传染给易感者。
爱心提醒:
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好个人卫生,喝开水不喝生水,最好使用压水井水,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;饭前便后要洗手,不要随地大便;吃熟食不吃凉拌菜,剩饭菜要加热后吃;做到生熟分开,防止苍蝇叮爬食物;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,如婚丧娶嫁等;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注意:痢疾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,在水果、蔬菜中能生存10天,牛奶中生存24天,不耐热,加热60℃10分钟即死。
防范:霍乱
上榜理由:
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然的暴发,甚至可以跨地区、跨年度地引起全球性大流行。我国近年来霍乱疫情虽无显著变化,但造成霍乱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。
发病症状:
霍乱发病多急骤,病人以急剧腹泻、呕吐开始。腹泻多为无痛性,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,不伴里急后重。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,尚有粪质,迅速成为米泔水样,少数重病人可有血性便。由于频繁的腹泻、呕吐,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,病人迅速出现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,病人烦躁不安、口渴、声音嘶哑、耳鸣、呼吸增快、神态淡漠或表情呆滞、眼球下陷、面颊深凹、口唇干燥、皮肤寒冷、弹性消失、手指皱瘪和发绀等,肌肉痉挛,尤以腓肠肌及腹直肌为甚。
传播方式:
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,霍乱弧菌随病人粪便及呕吐物排出后,借被污染的水、食物、手或以苍蝇、蟑螂为媒介污染食物,经口感染。水源容易被污染,特别是江河、池塘、井水以及港湾等处的水,很容易为洗涤衣服、倒马桶、倾倒的吐泻物及垃圾等所污染。
食物在生产、加工、输送及贮存过程中,如被霍乱病人及带菌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所污染,可引起疾病传播。如用被污染的手指拿食物进食,也可发生传染。
爱心提醒:
预防霍乱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,大力消灭苍蝇、蟑螂,注意个人卫生,锻炼身体,提高抗病能力;饮用自来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、腐败或变质食品,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。
从事环境卫生、饮食服务人员、医务人员及水上居民等重点人群应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。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、其他排泄物、用具衣被以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,尸体应火葬。需要注意的是,发热、严重的心肝肾疾并高血压、活动性结核、月经期、孕妇、哺乳期及过敏者,均为免疫接种的禁忌症。
防范:食物中毒
上榜理由:
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食品容易腐败变质,食物中毒也极易发生。据了解,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0月份,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。
发病症状:
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呕吐、腹泻,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。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,如口干、眼窝下陷、皮肤弹性消失、肢体冰凉、脉搏细弱、血压降低,甚至可致休克。
传播方式:
随着夏天的到来,食物中毒的类型也从以化学性、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转变成以细菌性为主的食物中毒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,往往是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,在适宜的温度、水分、PH值和营养条件下,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,食品在食用前不经加热或加热不彻底;或熟食品受到病原菌的严重污染并在较高室温下存放;或生熟食品交叉污染,经过一定时间微生物大量繁殖,从而使食品含有大量活的致病菌或其产生的毒素,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。
爱心提醒:
千万不要吃不新鲜食物,更不能食用病死的或死因不明的家禽、家畜。制作凉菜所选的原料必须非常新鲜、卫生,所用的刀及砧板必须彻底洗烫干净,现做现吃。彻底消灭可能污染食物的细菌,不要过分追求鲜嫩。剩饭剩菜要重新加热煮透后,存放在冰箱内或凉爽处,食前还要加热煮透。
特别强调:冰箱并非保险箱,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、繁殖,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、失水的嗜盐菌,能在零下20℃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