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陶瓷工业协会于1989年7月经原省轻工业厅批准,1991年3月经省民政厅登记,于1991年4月正式组建。是全省陶瓷企业和相关单位(营销、研究、原辅料采掘加工、耐火材料等单位)自愿联合组成的社会经济团体,具有全省性社团法人资格。其宗旨是:为贯彻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、方针、政策,推动全省陶瓷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发展,传递行业信息、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、促进企业强化管理,逐步实现企业现代化,行业内部协调和向政府反映企业的要求等服务工作。
协会初建时,第一批有2l家,1995年换届时有会员企业近50家,2001年换届时由于市场剧烈竞争只剩会员企业30家左右,且多为日用陶瓷生产和琉璃制品生产企业,全省年产日用陶瓷近2亿件,产品60%以上是销往省外和少量出口;建陶会员单位只剩1家,建陶墙地砖生产企业近几年有所发展,多为福建老板投资新建,地点集中在易门县(现有5家其中在建的3家)和昆明市。全省建陶企业共有9家,建陶墙地砖就以已生产的11条生产线计,生产能力在2500万米平方。工艺美术陶瓷近几年也有所发展,除原有的建水紫陶、华宁陶,现昆明云景坊的陶艺产品结合云南旅游、民族文化事业发展,一年来已开发出陶艺产品5个系列上千个品种。
协会自编有信息交流资料《陶瓷简讯》和在线互联网页,对外提供交流服务。
本会联系方式: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169号 邮编:650041
电 话:0871-3341253
传 真:0871-3358486
·路是这样走出来的·(经验交流)
2001年5月是我们一伙人投资云南陶瓷行业的时日。当时我们觉得云南陶瓷局限性很大,主产品大多是日用陶瓷和面砖类。因此,我们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景德镇名瓷青花瓷花盆,烧炙采用梭式窑,成为云南第一家青花瓷坊。经过二年的实践,使我们认识到青花瓷花盆工序繁多,但价值量不高,且销售市场受限,以致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。针对此情,五个股东也多次商议开发新品,但未付诸实施。2003年初,经股东商议,决定原有青花坊归余喜能一人经营,但必须承担12万元外债和4股东股金的偿还。我余喜能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个摊子,是因为看到云南陶瓷并非没有前途,关键是搞什么?怎么搞?经过市场调查,我毅然决定由原生产青花瓷转为生产陶艺,并聘请了陶艺师和新生力量(现有员工13人)。
经过一年多的开拓创新,以造型色彩本土民族化为特点的陶艺产品的生产逐步成了气候,现已开发出5个系列(彩陶、白陶、金属陶、小饰品、摆挂件)上千个品种。另外雕刻类(菩萨、鸟、风、人物)正在开发当中。产品市场逐步扩展,订货一批批接锺而来,销售渠道也由批发商铺变为多元化加盟、专卖,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西藏、厦门等地已有专卖店。国外一些国家如韩国、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和港澳地区,对其陶艺制品也很有兴趣,已有往来联系,有望在这些国家设经销商。
另外,该陶艺坊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,在技术上争取支持,并成为云南省艺术学院陶艺教学基地和实习点。
一年多来,我们虽然取得一点成效,债务和股金已基本偿还,但我也清楚地知道,以后的路还很长,也不可能是平坦的,可我有决心和信心在这片红土高原上走出自己的路。已决定金秋十月代表云南到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参展(景德镇千年华诞活动)。